資訊動態
國家政策
發改委、住建部近日聯合發布《垃圾強制分類制度方案(征求意見稿)》?!斗桨浮诽岢?,到2020年底,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分類,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到9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據發改委網站6月20日消息,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的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織起草并印發了《垃圾強制分類制度方案(征求意見稿)》。
意見稿明確目標,到2020年底,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分類,垃圾分類的法律法規和標準制度體系基本建立,生活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和產業化體系基本形成,初步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公眾基本接受的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典型模式。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到9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含再生資源回收、分類收集并實施資源化利用的廚余等易腐有機垃圾)。到2030年,生活垃圾分類得到全社會的普遍認可和積極參與,差異化的垃圾分類模式在全國所有城鎮得到推廣,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水平明顯提高。
方案提出,實施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于2017年底前制定出臺針對強制對象的垃圾強制分類辦法,細化垃圾分類類別、品種、投放、收運要求以及各項活動的責任主體。垃圾強制分類辦法中應規定強制對象必須將有害垃圾作為強制分類的類別;同時,根據強制對象的具體情況,可在易腐垃圾、可回收物、特殊行業廢棄物等幾種分類中,再選擇并規定至少1類進行強制分類。分類后剩余的其他垃圾仍按現行環衛垃圾收運體系進行處理。
此外,實施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可參照垃圾強制分類辦法,制定城鎮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指南,引導居民自覺、科學地開展垃圾分類。
垃圾強制分類制度方案
(征求意見稿)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鎮化發展進程的加快,我國城鎮生活垃圾產生量增長迅速,許多地區飽受“垃圾圍城”困擾,環境隱患日益突出,已經成為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制約因素。實施垃圾強制分類制度,不僅可以有效減少垃圾的清運量和最終處理量,減輕末端處理壓力,而且能夠有效回收利用垃圾中的重要資源,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同時,更有利于培養全社會資源環境意識,不斷提升中華民族整體文明素質。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要求,現提出以下城鎮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制度方案。
一、明確垃圾分類的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按照生態文明建設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總體部署,把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作為推進綠色發展和創新城市管理的一項重要舉措,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建立健全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市場運作、公眾參與的工作機制,建設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運和分類處理設施,推進城鎮環衛系統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的有效銜接與融合,完善激勵和約束政策,強化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水平,為建設美麗中國打下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1、鼓勵為主,強制為輔。生活垃圾分類涉及千家萬戶,直接關系群眾利益和社會穩定,對城鎮居民個人應以鼓勵為主,引導居民積極參與并逐步形成主動分類的生活習慣。對城鎮范圍內責任主體明確的公共機構和企業,應強制其進行垃圾分類。
2、因地制宜,循序漸進。我國各地區氣候特征、發展水平、生活習慣不同,導致垃圾成分差異顯著,應結合各地實際,合理劃定垃圾分類范疇、品種、要求、方法、收運方式,統一規劃、分類施策,先易后難、穩步推進。
- 上一條:關于推進黨政機關等公共機構 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通知
- 下一條:垃圾分類的相關政策